旺報【本報訊】
距離明年初總統大選投票日不到6個月,朝野兩黨的兩岸政策始終不夠明朗,馬英九如果順利連任,將如何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關係進程;蔡英文如果當選,將如何與大陸建立最低的政治共識,維繫目前經濟交往關係,雙方都非常低調刻意保持模糊。
馬總統2008就任以來,兩岸關係雖然大幅改善,經濟與社會交流日趨緊密,但兩岸政治關係依然疏遠,外交與主權衝突意外事件頻頻發生,造成兩岸政治互信薄弱、民間相互認同不足,部分選民期待馬英九應該以更鮮明的中國認同與國家統一目標訴求競選連任,推動兩岸關係從結構面改善。但最近幾個月來,馬總統不但迴避選民的期待,在兩岸軍事與外交作為上反而有鷹派抬頭跡象。
另一方面,一向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在提名蔡英文競選總統後,面對各方質疑不斷,卻始終不願對九二共識表態。馬英九在6月間接受媒體訪問時嚴詞批評蔡英文「一邊聲稱要與大陸尋求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另一邊卻否認九二共識」,她仍然不做正面回答。了解民進黨政治生態者心知肚明,蔡英文當選後,絕不可能表態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勢必遭到空前的阻滯,陳水扁主政時期台灣形同鎖國、台海瀕臨戰爭邊緣的夢魘很可能重演,但一般選民並不能察覺其危險性。
在此關鍵時刻,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美國芝加哥會見旅美台胞時發表談話,提出兩個重點,第一,兩岸關係發展的3個「共同」。第二,「九二共識」是兩岸復談的前提,也是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如果推翻九二共識,兩岸的前景將難以想像。
王毅的3個「共同」,強調兩岸關係成果共享、局面共同維護、未來共同開創,從這3個「共同」的主張可以看出,大陸對兩岸關係的思維已由「以我為主的主從關係」進入「和衷共濟的夥伴關係」,更重視民本與民主原則,而且在兩岸政治談判或統一議題上顯得雍容,並無急迫感。馬總統連任之路來自統一板塊的壓力將會因而減輕,可專心應對來自台獨板塊及要求更高政績表現的選民壓力。
在九二共識問題上,王毅的談話則顯得急迫。眾所周知,兩岸在2008年馬總統當選後得以順利進入和平發展新階段,關鍵是國民黨堅持的九二共識獲得大陸接受,兩岸在強調「一中」的大陸版與強調「各表」的台灣版「九二共識」上建立了共識,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兩岸在這個共識下,達成大三通及ECFA協議,更開放了大陸同胞來台觀光,兩岸關係歷經60年風雨波折終於進入和平發展階段。
王毅在此時刻嚴正提出:「推翻或否認九二共識,將面臨三個難以想像」。所謂「三個難以想像」是:(一)難以想像兩會將如何繼續協商解決兩岸現實問題;(二)難以想像兩岸將如何在政治分歧猶存的情況下建立互信;(三)難以想像兩岸如何為深化繼續合作提供良好環境。簡單一句話,沒有了九二共識,兩岸前景堪憂,因為沒有談下去的基礎。
球回到民進黨這一邊,台灣民眾到底要不要發展兩岸關係?這個答案在2008年的選舉已經說明清楚了,馬總統也實現競選諾言,大陸體認台灣民意做了最大程度的配合。現在,兩岸的經濟與社會交流已經開啟,兩岸關係既已有了結合,還能走回頭路嗎?進行中的經濟、社會各項協定和合作項目能夠終止嗎?這是選民要做出決定的。
蔡英文不願意對九二共識表態,如果表態承認九二共識,可能失去綠色的支持票;如果表態不承認九二共識,可能失去中間選票。蔡英文企圖游移模糊地帶,左右逢源,也難怪吳敦義要批評她是「詐欺集團」,把不能實現的事拿來畫餅,給國人營造夢幻之境。
就兩岸關係目前的發展看來,如果民進黨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那麼蔡英文在選前應該對九二共識表態,讓選民有一個明確的抉擇。兩岸關係不應該重回對立或鎖國狀態,但民進黨依然堅持台獨主張,始終提不出具體可行的兩岸政策,連「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論述也是語焉不詳。在王毅提出兩岸前景的原則與前提後,站在選民的立場,我們要問民進黨和蔡英文:到底承不承認九二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