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楊金城/新營報導〕柳營交流道預定地即將展開地上物查估,永康大灣交流道聯外道幹三之一號土地徵收作業,都沿用前縣府在民國八十八年修訂的用地徵收補償標準,引起不少地主反彈。
其中幹三之一號土地在本月十六日永康區公所將展開地上物拆除,住戶劉義烈氣憤地說,要做全國最牛的釘子戶,抵死不從。
市議員李退之和林宜謹昨天舉辦公聽會。李退之說,台南市升格後,興辦公共設施查估補償辦法竟是用民國八十八年的標準,新世紀竟沿用舊世紀補償標準,地主權益損失,市府應檢討修訂最新版補償辦法。
永康大灣交流道聯外道幹三之一號土地徵收補償作業已進行一段時間,但不少住戶不滿意建築物用舊標準徵收,而福高柳營交流道用地查估作業即將展開,中山高永康大灣交流道用地可能明年就會展開查估徵收作業,都令地主們忐忑不安。
劉義烈是前縣府退休公務員,他說,大灣幹三之一號土地(位在永康交流道特定區)理應以區段徵收辦理,沒想到竟變成一般徵收辦理,像他住的一整排十戶住家,地廿五坪,要被徵收十三坪,房子如何再住人,為何不一併徵收?
柳營交流道預定地的地主有近二百人,地主之一黃幸六的土地在興建福高時被徵收過一次,現在要建交流道,第二次被徵收,從事園藝的他說,房子和溫室都被徵收三分之二,剩下的怎麼住,事業全毀了,為何這次不能跟之前一樣一併徵收?
工務局公共工程處新建工程二科科長林金源說,升格前,縣、市各有一套查估補償辦法、自治條例,今年五月為此簽報舊標準各沿用兩年,統一的新標準將再研討是否修正,他也強調現行原縣府查估補償標準在全台縣市排行適中,沒有比人高,但也不會比人低。
地政局地用科長林建良說,補償標準中央和地方一致,一併徵收有其要件,只要符合規定都會盡量納入徵收,避免民怨。永康區公所代表說,幹三之一號土地地上物拆除作業已發包,會先拆無異議、地主同意的部分,有爭議的暫不拆。
都發資訊透明化 買屋更有保障
〔自由時報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都市發展資訊系統昨天舉辦成果發表會,未來透過資訊公開透明化,民眾可隨時上網檢視台南市都市發展與土地使用現況,也能了解自己自宅及周遭的土地分區使用情形,未來買屋更有保障。
市長賴清德表示,這套資訊系統公開透明,不僅便民,也提升行政效率。他說,土地通盤檢討及大眾捷運化系統的建立,是未來大台南發展的骨幹,都市發展和交通運輸若做好,台南的發展自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都計管理科表示,該系統因建置有不動產資訊系統,民眾若要購屋,即可上網了解購屋地的分區使用現況及周遭的公共設施,只要輸入道路名稱、門牌號碼甚至地標即可查詢,讓民眾購屋更有保障。
台南市都市發展資訊系統包含土地使用分區地籍圖資料庫、都計作業流程管理系統、都市設計審議管理系統、都市更新書圖查詢系統、違反都市計畫裁罰管理系統、圖籍管理系統、不動產資訊系統及都市計畫發布實施案訊息,並提供民眾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