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當被給予機會提出反對理由時,福音孤兒院(Noel)的青少年孤兒們一個個站起來,詳述為何他們不該被送走的理由。

據《環球郵報》報導,官員在會議上仔細聆聽這些孩子的陳述,並做了筆記。這些青少年表示,他們在寄養家庭將會被當成僕人,而他們真正的家人也不想要他們。有些人擔心,他們如果試著回到家族所擁有的土地,將會被攻擊。也有些人擔心,他們將因此將迫輟學。

然而,盧安達官員卻表示,這些青少年的恐懼毫無根據,說他們一定會被安置到安全的家庭。

盧安達的內戰在17年前畫下句點,當時慘痛的種族滅絕造成數百萬人喪生,讓數十萬名兒童失去雙親。如今官員表示,盧安達已準備好要朝無孤兒的道路邁進。

福音孤兒院是盧安達最大型、歷史也最悠久的孤兒院,這裡將是盧安達孤兒院減少院童數量的第一個實施單位,預計要把450名3歲以上院童送到寄養家庭居住,僅於院中留下150名3歲以下的幼兒。

雖然官員表示,移居寄養家庭的過程將採漸進式,保證安全,但兒童本身卻表示,他們不想要和陌生人,或當初拋棄他們的家庭一起居住。

重返家園非智舉

國際捐助者表示,裁撤孤兒院在貧窮的國家是不切實際的作法;而減少院童人數也只會讓所獲捐贈額下降。孤兒院工作人員表示,有太多兒童的來處不明,他們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將他們全都重新安置。

「我們根本不認識我們的家人,」其中一名青少女向官員和其他孤兒表示,「我們怎麼能夠知道他們會照顧我們呢?」

其他青少年表示,他們曾拜訪過親戚,卻遭到警告,如果他們試著要取回原生家庭在內戰前所居住的土地,他們將會面臨大麻煩。盧安達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幾乎所有人都靠自給的農業維生。由於土地競激烈,孤兒們表示,重返家園可能是危險的嘗試。

有一名眼盲的男孩也參加了會議。他表示,他之所以會喪失視力就是在要求拿回家族產業後遭到攻擊。另一名女孩表示,她僅僅是詢問戰後家中土地現況,就遭受威脅。

「我曾經去拜訪親戚,」一名穿著綠色條紋衫的男孩表示,「起初,他們很喜歡我,但後來他們開始威脅我,因為我詢問關於我家土地的事。」

官員分別回答了這些青少年所關切的問題,表示寄養家庭將會接受訓練以照顧這些孩子。而那些在經濟上無法負擔的新家庭將可獲得補助,以購買食物、衣物和學生。而土地紛爭,將會由地方官員處理。

零孤兒政策影響捐款

在性別及家庭促進部(Ministry of Gender and Family Promotion),兒童保護專家烏瓦巴拜伊(Benilde Uwababyeyi)表示,減少孤兒院院童人數是一大型計畫的子計畫之一。該大型計畫欲幫盧安達境內的所有孤兒找到寄養家庭,希望有一天能關閉所有孤兒院。

「盧安達的政策規定,每個兒童都必須居住在一個家庭當中,」烏瓦巴拜伊表示,「這是何以我們戮力推動這個計畫的原因。我們會盡力實行,不讓任何一個兒童或是機構感到失望。」

不過,部分國際捐助者表示,整個過程已讓他們感到無比挫折。英國Point Foundation的主席崔斯(Charles Trace)表示,他所屬組織在過去幾年來,捐助福音孤兒院建造了一間圖書館、一間電腦室、宿舍、新浴室、醫療設施和餐廳。這些計畫都讓福音孤兒院的年長院童受益。他表示,有些捐助者已經在計畫將這些捐款和相關行動撤出盧安達。

統計盧安達確切孤兒人數的數據落差極大。有些統計表示,盧安達的孤兒僅數千名;卻也有統計指出,盧安達的孤兒人數多達1百萬人。崔斯也表示,無論政府真正用意為何,關閉孤兒院相當不切實際。

「盧安達仍舊是個赤貧國家,」他說,「雖然在首都基加利(Kigali)聚集很多財富,而政府也用這筆錢做了一些事。但到處還是有母親死於生產過程中,留下無人看顧養育的孩子。」

然而,對於居住於福音孤兒院的青少年院童來說,他們的被迫離開卻是迫在眉睫。當盧安達官員宣布要減少院童數之後,這些青少年看起來既憂傷又擔心。一名男孩起身,建議官員讓他們結束學業之後在叫他們離開,其他的院童開心地鼓起掌來。另一名男孩表示,他是在院中長大的,一點也不想要離開他的家。「我們全都一起長大,」他說,「我們是兄弟姐妹。我們應該待在一起。」






熱門關鍵字: 免費A片 線上A片 自拍A片 lv, gucc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tr365857 的頭像
    ertr365857

    ertr365857的部落格

    ertr3658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